资讯目录

News category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 电话:0510-87493388
 · 手机:
 · 网址:http://www.jsjnxcl.cn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陶瓷产业园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关于高炉出铁口泥包打泥操作的控制
关于高炉出铁口泥包打泥操作的控制
  • 作者:江宣    来源:江苏江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20/2/15    点击:5069

  开展“泥包形成原理、合理打泥量计算以及打泥操作控制”方面的研究。以便于炉前操作人员更加了解和掌握有关高炉铁口的基本知识,以便于提高炉前操作人员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驾驭铁口操作,才能够在一定的操作基准上对炮泥质量作出正确评价,才能够根据铁口具体情况合理选用炮泥,才能够在保证高炉铁口合理深度前提下选择经济打泥量,才能够保证铁口在高水平地维护运行的情况下节约使用炮泥。


  1、对打泥操作控制的基本认识

  

  所谓打泥操作控制是指,通过对打泥过程是否连续,打泥速度快慢,打泥压力高低实施的控制。由于打泥压力受炉缸内“松弛”程度,以及炮泥硬度等影响较大,一般只作为炉缸工作情况信息反馈给高炉操作人员,不将打泥压力作为打泥操作控制内容。能够参与打泥操作控制的只有打泥过程是否连续和打泥速度,在这两项操作内容当中,唯有打泥过程是否连续的控制最为简单,并且也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所谓打泥过程是否连续,就是是否在打泥过程中进行“人为的停顿”,如果在打泥过程中进行了“人为停顿”,那么该打泥方法就被称为“间断式打泥”也称“分阶段打泥”。通过长期对高炉铁口打泥操作的跟踪调查,认为“分阶段打泥”操作方法比较常用,并且对保持铁口深度、维护“泥包”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济钢炉前操作人员所使用的“分阶段打泥”方法,是先打入铁口孔道体积 3~5倍数量的炮泥,随后大约间隔 1s 时间再打入少量的炮泥,虽然两次打泥间隔时间较少,但是按照“泥包”形成基本原理分析,认为该操作方法基本上是正确的,应该属于“间断式打泥”的范畴,其第二次打泥的作用就在于将炮泥压入铁水液面以下,对泥包起到巩固的作用,如果进一步提高认识,把两次打泥的间隔时间延长至 5~10s,效果可能会更好,当然这需要通过炮泥的实际凝固时间来探索确定。


 

  2、“分阶段打泥”操作与泥包形成的关系

  

  通过研究发现,对于铁口维护来讲“两次打泥”优于一次性打泥,“三次打泥”优于“两次打泥”,其原因仍然与泥包形成原理有关,下面通过图形(图1)并结合泥包形成原理对“三次打泥”的优越性进行描述,旨在提高高炉铁口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多次跟踪高炉扒炉,基本上没有见到焦炭与炮泥的混合层,从这方面能够说明打入炉内炮泥基本上不向焦炭缝隙内渗透,或者说渗透量很少,能够说明关于新打入炮泥的“结壳”推论是成立的。这就不难理解图中所示的,第二次打泥时会把第一次打入的泥包以及所形成的“结壳”整体向前推移,使第二次打入的炮泥沿着炉墙向四周扩散,当然在受到铁水致密度的影响后其向下扩散的幅度会明显小于其他方向,因此,只有当打泥量达到一定程度,“泥包”结壳达到一定面积,打泥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泥包”才能够向下增长,也就是图中所示的第三次打泥所形成的泥包。当然在实际中几次打泥的分界线不可能向图中描述的那么清晰,这里只是利用图形使描述显得比较直观而已。


  3、炉墙受到侵蚀铁口特别浅时更需要打泥操作控制

  

  当炉墙受到侵蚀铁口特别浅时,首先需要知道铁口实际深度,通过铁口实际深度,确定铁口孔道填充所需要的基本打泥量和生产泥包所需要的打泥量,然后利用“分阶段打泥”的操作方法,控制打泥量、停顿次数和停顿时间。第一次打泥量必须仍然按照铁口孔道实际深度体积的 3~5 倍的数量控制打泥,千万不能因为铁口过浅而打泥过多,停顿时间必须延长到最大限度,给“泥包”“结壳”和水分蒸发或者挥发份挥发留出足够时间,为了使铁口“泥包”牢固和稳扎稳打地把铁口深度恢复上去,其打泥停顿次数或者说打泥次数,可以增加到 4 次甚至 5 次,但总打泥量必须控制在铁口孔道实际深度体积的 8 倍以内,打泥过多或者“涨铁口”心切,往往适得其反。


版权所有(C)2012 江苏江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85102号
 
 

苏公网安备 32028202000193号